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溫泉
山西省溫泉旅游資源研究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09 16:56:16瀏覽次數:1913
溫泉就是攝氏20 度以上的地下水在地表面的天然出露,是地熱資源目前利用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溫泉旅游是溫泉與旅游相結合的產物,是人們對觀光娛樂、休閑度假、康療保健、美容美體等需求增加而逐漸興起的旅游項目。隨著我國旅游消費從觀光游覽向休閑度假的轉型,溫泉旅游迎合了旅游消費者的心理,成為休閑度假旅游的重要組成。山西省有著豐富獨特的溫泉資源,然而,在現實中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沒有很好地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為此,筆者對其及開發現狀等問題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初步研究。
(一)分布特征
從地域分布情況來看,山西省豐富的地熱資源,北起陽高盆地,南到運城盆地,西自呂梁山,東至太行山區均有分布,涉及到省內8 個市的18 個縣(區)。但分布密度很不均,相對集中于中部五大斷陷盆地地帶和東北部隆起地帶,大多數分布在黃土臺塬和盆地中。總體呈現南部較密集、北部較稀疏,盆地及邊山多、山地少的特征。從大同、忻州、太原、臨汾和運城5 大盆地中地下熱水點的分布上看,相對地集中于運城、臨汾和忻州盆地中。
山西中部呈多字型雁行排列的的一系列新生代沉積斷陷盆地是新構造活動強烈的地區,盆地中部和邊緣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形成溝通熱源和熱水活動的通道。盆地上覆巨厚的松散細粒堆積,形成很好的保溫蓋層。大氣降水及地表水下滲補給地下水,深部的地熱以傳導方式向地表運動,并加熱巖石及填充的孔隙水、裂隙水,貯存在松散的沉積層內,或貯存于盆地基底內,通過傳導或水熱對流,向地面運動。形成與分布著30 多處地熱導常區,從天鎮縣長城腳下,至臨猗縣黃河岸邊,均有溫泉,地熱井出露。
褶皺隆起斷裂型主要分布于構造隆起區,受斷裂構造與燕山期巖漿巖活動的影響,活動性斷裂發育。大氣降水和河水滲入補給經深循環而形成地熱水,水溫較高,礦化度一般小于1mg/l。如渾源湯頭溫泉區,位于恒山隆起帶東端與唐河斷裂帶復合部,溫泉水溫可達63.4℃;盂縣寺平安溫泉,構造單元屬五臺山隆起帶南端,太行山隆起中段西側,與滹沱河谷三組斷裂帶的交匯處,溫泉水溫54℃。[1](三)溫泉類別依據水溫分,山西的地下熱水,以中低溫熱水為主。現已查明的溫泉水溫以20~40℃的溫水地熱田有10 個,水溫以41~60℃的溫熱水地熱田有11個,水溫以61℃以上的熱水地熱田有3 個。其中,新降北池井底水溫86℃,為全省最高(見表2)。
(四)旅游價值
溫泉資源是溫泉旅游發展物質基礎,溫泉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溫泉旅游地產生旅游吸引的大小。質量的高低主要通過溫泉的溫度、礦物成分和流量表現,并成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山西省大多數溫泉地出水量大;礦物含量豐富,大多屬于優質的醫療泉水,對人體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水溫以中低溫和中溫為主,能夠滿足游客的需求。所以溫泉質量較高。如渾源縣湯頭溫泉日流量1900m3/d,含有鐳、氡等多種放射性元素和鉀、鈉、鈣、鎂、硫化氫等礦物元素,水溫63℃;盂縣寺平莊溫泉日流量720~1200m3/d,含有鈣、錳、鎂等多種礦物質和鈾、鐳、氡等多種放射性元素,水溫54℃;忻州頓村溫泉日流量2880m3/d,含氡、氟、硫化氫、硅酸鹽等元素,水溫50℃;另外忻州奇村溫泉、原平大營溫泉、太原神堂溝溫泉、夏縣溫泉等已開發的溫泉也非常優質。
(五)開發歷史
山西的溫泉資源開發歷史悠久,據目前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山西湯頭溫泉,其利用之悠久和療疾之盛名在國內僅次于華清池。正如《水經注》記載:“寇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北魏時期在此建造過溫泉行宮,為皇家沐浴閑養之地。證明當時人們就已懂得利用湯頭溫泉治療各種病癥。此后溫泉的利用一直處于自發利用狀態,不外乎療疾、沐浴、日常洗滌、灌溉、養魚等功能。直到民國時期,有關山西溫泉的資料非常有限。
20 世紀70 年代后對地熱異常區的人工開孔逐漸增多。目前,省內地下熱水利用具有一定規模的有渾源湯頭、忻州奇村、頓村、原平大營、太原神堂溝、盂縣的寺平安和夏縣的南山底幾處,主要用于洗浴、泡湯、療養,建有各種配套設施,向娛樂、觀光方向發展,有些擬作為旅游集散中心。還有最近發現的太原龍山腳下的溫泉目前也在朝著這個方向進行開發建設。新絳北池、西馬和曲沃高顯等地也修建了溫泉澡塘,逐漸擴大規模。長期以來用于農灌和洗浴的有太原清徐、襄汾汾陽嶺、新絳北池、曲沃高顯、臨猗吳王泉等各地的溫泉。用來養魚的有清徐和北池兩處。其中北池的利用最多樣化,有療養、洗浴、養魚、孵化和農業灌溉等多方面。
20 世紀90 年代以后,溫泉旅游成為地下熱水
二、開發利用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缺乏保護意識,盲目開采溫泉旅游資源屬于非普遍存在性的旅游資源,具有稀缺性。從目前開發狀況來看,還存在有誤區,忽視區域聯動開發。由于急功近利,重開發輕保護,過量開采;或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合理配置足夠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都是對溫泉旅游資源脆弱性認識不足的表現,對溫泉旅游資源的利用極為不利。
(二)開發模式單一,產品雷同
溫泉旅游的市場需求及消費水平差異較大,具有多層次、多樣化特征。而山西省的溫泉旅游開發忽略市場需要,模式單一化、兩極化則難以滿足日益細化的市場需求。開發模式或“挖池、放水、蓋房”,出現劣質產品“搭便車”的趨向,或趕時髦、講豪華呈高端化趨向,也有借溫泉開發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的趨向,或出現只注重建筑型態、忽視文化品位、設施建設大同小異、缺乏文化特色的情況。導致的后果就是無法在游客心中創造出優勢產品,對以吸納短程回頭客為主的溫泉旅游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針對這種情況在開發溫泉旅游的過程中,首先
對溫泉旅游客源市場的結構差異、出游目的的不同、消費能力的高低等做深層次探究。只有做好市場細分工作,找到對應的目標市場,產品才有銷路。
(三)營銷力度不夠,知名度低
一直以來,山西溫泉雖然質量很高,但在國內外知名度不是很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沒有對各景區進行很好的包裝策劃和市場促銷,缺乏品牌意識。山西省還有很多溫泉旅游資源,甚至是已經開發的溫泉旅游地還不為人們廣泛認識。在宣傳上,出現多個溫泉地同時冠以“華北第一泉”的現象,不但沒有強調出各自的地位和特色,而且也未能加深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以此來吸引游客。
這就要求宣傳力度和廣度的加大和深入,利用廣告、書面、網絡和優質的溫泉旅游產品等營銷手段持續不斷擴大知名度,提高美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有待今后調查研究的問題
上一篇 > 臺灣地熱溫泉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下一篇 > 地大熱能:深度挖掘溫泉“本源”走持續化發展道路